昨晚本來是想唸點書的,卻在習慣性的搜尋電影台時,看到「戰地琴人」(The Pianist)。
Eugenia曾經推薦過這部電影,我記得這部片子拿到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。故事以二次大戰為背景,主人翁是受到納粹迫害的猶太人鋼琴師Wladyslaw Szpilman(Adrien Brody飾演)。
描述猶太人悲慘遭遇的電影相當多,總是令人看了心情沉重難過。印象中,在「美麗人生」之後,我即刻意避開觀賞此類電影。
既然碰巧看到了,我決定改變計劃,就看看這部電影吧!
確實拍得不錯,3小時左右的片長,卻絲毫不覺乏味。
男主角Szpilman在那麼艱險困難的環境下,依然勇敢努力地求生存,堅強的意志令我佩服。然而,最觸動我心的,卻是接近片尾時出現的那位德國軍官(Thomas Kretschmann飾演)。
這位德國軍官在一片廢墟中發現了Szpilman,他深受Szpilman的琴聲所感動。雖然,知道Szpilman是猶太人,但是,不但沒有加害他,反而經常以食物等物資接濟。如果沒有他的幫助,Szpilman一定捱不過波蘭冷洌的冬天。
故事的尾聲,蘇聯的軍隊進入波蘭,Szpilman獲得解救,德國軍官卻成了戰俘。
當看到電影即將結束的解說字幕時,我才赫然發現這部電影改編自真人真事。字幕解說:戰後,Szpilman一直居住在華沙,在2000年以88歲的高齡逝世。德國軍官名為Wilm Hosenfeld,1952年死於蘇聯戰俘營。
這位德國軍官是納粹的一分子,在種族主義和戰爭的嚴重扭曲下,殺害猶太人變成是「理所當然」,可是,他卻能夠保有善良的人性,救助一位瀕臨飢餓地獄的猶太人。而在當時,幫助猶太人等於是自殺的行為,若是被發現,會被處以吊刑。
看到是由真人真事改編,而且,Hosenfeld最後死在戰俘營,讓我覺得非常難過。我很想知道Hosenfeld的生平,還有,Szpilman之後是否曾經嘗試過營救他?
上網搜尋,在網路上看到的一點資料,讓我對這位軍官更是感到尊敬和佩服!
電影的表達手法,很容易會讓觀眾以為Hosenfeld幫助Szpilman,是因為受到音樂的感動。事實上,Hosenfeld雖然身為納粹軍官,卻從來不曾迫害猶太人,他救過的猶太人人數眾多,不是只有Szpilman一個。
可悲的是,好人沒有好下場。Szpilman知道他的恩人Hosenfeld被關在蘇聯勞改營受盡折磨,他與其他在戰時曾經得到Hosenfeld協助的人想營救他離開蘇聯。不過,蘇聯方面並不相信Hosenfeld在戰爭時期不曾參與納粹的罪行,不肯釋放他,甚至判他死刑,後改為25年的監禁。
1952年,在被監禁7年後,歷經兩次中風,Hosenfeld死在勞改營。
2009年6月,以色列官方大屠殺紀念館將Hosenfeld列為國際義人(Righteous among the Nations),他是少數得到此項榮譽的德國人之一。
對我而言,這種觀影心得是很特別的。主角是Szpilman,故事的主線也完全是Szpilman的經歷,他和他的家人,還有無數猶太人的遭遇也讓我極為難過及憤慨。只是,看完電影,讓我心繫的卻是Hosenfeld。
我想,除了Hosenfeld的人格與行為實在是太令人感動之外,演員的表現也絕對功不可沒。飾演Hosenfeld的德國演員Thomas Kretschmann在電影中僅僅出現幾分鐘,頂多10幾句台詞吧!也沒有太多情感上的表現。但是,他所流露出來的氣質、神韻「栩栩如生」,不像是在演戲,而像只是在作著他應該作的事。
好演員的極限大概就是如此吧!?
http://www.armybase.us/2009/06/israel-honors-german-officer-of-pianist-fame-honored-in-berlin/
2009年9月16日 星期三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京都的鏡花水月
1999年,第一次到京都,我就愛上這座城市。 古都的氛圍像是鏡中花、水中月。雖然,那些古老優雅的建築與巷弄明明是那麼真實的存在著,但是,處在這繁華的現代都市中卻又顯得那麼的脆弱,好像一眨眼就會不見........ 2007年4月第二次到京都,為了春天的櫻花而去,也為了再訪古...
-
昨晚本來是想唸點書的,卻在習慣性的搜尋電影台時,看到「戰地琴人」(The Pianist)。 Eugenia曾經推薦過這部電影,我記得這部片子拿到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。故事以二次大戰為背景,主人翁是受到納粹迫害的猶太人鋼琴師Wladyslaw Szpilman(Adrien Bro...
-
「電解水」的反應,在正、負兩極都會產生氣體:A試管收集在正極產生的,B試管收集在負極產生的。 以點燃的線香檢驗A試管,發現線香燃燒的更劇烈,由此,可以得知正極產生的氣體是具有助燃性的「氧氣」;再以燃燒的火柴靠近B試管的管口,會聽到爆鳴聲或是看到試管口出現藍色的火焰,而得知在負極生...
-
為什麼會對某些人、事、物迷戀?是個難解的謎! 我很懷疑愛與喜歡都是註定的事,就附在與生俱來的DNA上面,搞不好是人類尚未發現的第24對染色體?因為是天生的DNA,以致有些愛戀沒有道理的就是讓人無法自拔。 就像我,我怎麼會這麼喜歡買筆呢?這真是一個難解的謎啊! 我的雙腳往往會「不聽...
4 則留言:
也許就是遺憾的結局,才更令人印象深刻吧
Wilm Hosenfeld原本好像是位老師,而飾演他的演員是從東德垮台前逃到西德的
從Wilm Hosenfeld留下的照片看來,他似乎是比較親切面帶笑容的人,Thomas Kretschmann則演得較為內斂自持
每當我看完這種檢討二戰期間的電影,西方總是會檢討德國,同情猶太人
日本則是不斷的拍些原爆後,日本人民淒苦的生活
但是反觀我們除了南京人,和蓄意鼓動的民族主義情節外,誰還在提二戰的事?
即便是已鄭重道歉認錯並賠償的德國,三不五時仍會被舊事重提,但至少猶太人提到德國人多數已不會以仇恨的態度來面對了
但反觀日本,身為軸心國之一,未認錯未賠償(這要怪老蔣,裝啥大度),還以受害者之姿暗暗控訴美國投下原子彈
他們不必姿態謙卑就已被人原諒(兩岸及東南亞各國好像都非常少提,是因為政治操作的關係吧.....?)
我常在想,像這種歷史慘事,完全不提當然不對,畢竟是歷史的一部份,而且以史為鏡可避免重蹈覆轍(雖然多半還是會重複犯錯,因為人性的因素....)
但是一直一直提,好像又對無辜的後代強加上烙印似的,沒完沒了
究竟應以何態度來面對較好呢??
又,下達屠殺命令者固然可惡,但殺幾個人對他們而言只是紙上的數字,而執行命令者是眼見耳聽受害者的慘狀哀號,卻仍然繼續殺人,究竟何者更為罪孽深重呢??
Wilm Hosenfeld Website
http://www.hosenfeld.dk/
P.S.某人10.1假期回來,但是還不知屆時大家是否有空,你要先跟我約,還是等他回來一起履行我的請客承諾???
沒錯~遺憾的結局總是特別牽動我的心啊!
Wilm Hosenfeld這張低頭與身旁猶太人說話的照片看起來真的是既親切又和藹。
http://www.israelnationalnews.com/News/News.aspx/130878
記得是在「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輕」這本書裡看到的吧!?人類總是會遺忘,歷史總是一再的重演。我很悲觀的相信,二次大戰的大屠殺不是歷史的第一次,也絕對不會是最後一次。
種族歧視或是種族主義其實一直沒有消失,只是,講究文明的現代人不敢明目張膽的說出口罷了!即使沒有種族歧視,也有所謂的階級差異,階級的劃分在台灣也是存在的,就好像現在還有所謂的高級外省人。
每個民族都只能靠自己自立自強。中國人要記取南京大屠殺,台灣人也要記得228。所有的加害者都沒有要求被害者原諒的權利。
我認為會有這麼多電影和紀錄片提醒世人不要忘了猶太人,是因為猶太人的強悍。猶太人掌握了許多資源(這也是納粹想趕盡殺絕的原因),不然,美國人為什麼會拼死支持以色列?這就是國際現實。
有時候,我們很難知道歷史的對與錯。最明顯的例子應該就是共產主義!?有多少知識份子或是理想主義者追隨共產主義,希望建立理想的社會。結果呢?
當時的納粹在種族主義的洗腦下,根本就不把猶太人當人看!納粹也一定覺得他們是站在歷史正確的一端吧!
我覺得集體意識是很可怕的,就好像是戰爭時,一旦開了第一槍,緊接著就是槍林彈雨,殺人就變成理所當然,道德與法律在戰場上是不存在的。
如何保持理性的判斷?能夠在非常時期仍然保有同情仁慈的美德?說實話,不曾經歷過戰爭的我們,誰有100%的把握說自己可以?
我覺得我好像寫得太嚴肅了:p
ps某人已經快回來了,不等她會不會顯得很沒義氣?若是她這次回來,還是抽不出時間來,到時,就把義氣拋一邊,我們自己約^___^
我沒看過戰地情人
卻在霹靂編劇三弦的部落格看過
他對戰地情人中德國軍官之「曲折離奇」觀後感^^
有興趣的話可去瞧一瞧
http://blog.yam.com/sanxian/article/20375907
哈~三弦這篇文章蠻有趣的!
我也幾乎都是以相同的方式看電影台的電影,經常是先知道結局,才補看開頭。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