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年4月30日 星期四

22日太平山之旅

大約1個月前,即與同事Nanu和Mandy排定4月22日到24日的太平山之旅。而在22日前,看到的天氣狀況令我們非常擔心,鋒面像是會在巴士海峽一帶滯留......。

21日晚上,我先行回到宜蘭,睡前、睡醒都聽到雨聲淅淅瀝瀝。22日一早起床,趕緊打電話到太平山莊詢問,山莊人員表示:「昨晚雨下了一夜,現在停了。路況沒有問題。」

除了我,其餘成員22日當天才從台北出發。我打電話與Nanu聯絡,她說:「難得時間都安排好了,我們還是去,若真的路況受到影響,就改成宜蘭一日遊好了。」

成員共6位:我、Nanu、Mandy、Seline、Nanu的姊姊和堂妹,Nanu開一輛車,我也向老爸借車。

11:00到車站接搭乘首都客運的Seline,大約11:30,Nanu她們也到礁溪會合,由我開車帶路到三星吃卜肉。雨暫時停了,只剩下厚厚的雲層遮蔽天空。

非假日交通順暢,不到1小時,抵達泰雅大橋附近的「味珍香」餐廳吃中飯。我們點了一桌的菜:一大盤卜肉、一盤炒麵、大碗酸辣湯、可口的炒三星蔥加上燙空心菜,還有幾張蔥油餅,6個女生每一道菜都吃得津津有味盤底朝天。

心滿意足的走出餐廳,天空又降下綿綿雨絲!

從此刻起,雨一路伴隨我們上太平山,幸好雨勢不大。經過土場,四周開始出現薄霧,淡淡的白霧飄在路邊的樹林裡,有一種不食人間煙火的美感。

隨著山路蜿蜒向上,霧也漸漸變濃,終於將勢力範圍從樹林中擴展到柏油路上來。我打開霧燈,小心翼翼前行。

聳立在路邊的大樹偶爾在濃霧中現身,卻只剩下深灰色剪影。坐在行進的車子裡,看到突然出現的剪影就像是迎面走來的霧中巨人,這樣的景象喚起了我的記憶;想起以前與家人或是朋友一同上山的片段,這條通往太平山的道路總是經常性的籠罩在雲霧裡。

我自小容易暈車,行走在這段山路,視野受到車窗外的濃霧侷限,總是令坐在車子裡的我感到不舒服。而這種時候,專心於尋覓突然在霧中現身的大樹剪影,就是我轉移暈車注意力的好方法。

回想起來,前一次到太平山已經是10幾年前的事了,好久啊!這些年來,我較熟悉的山是中部的合歡山,距離老家路程僅3小時的太平山竟被我遺忘了。

在霧中開車,速度緩慢,下午3:30左右抵達太平山莊,山莊前群山藏在霧裡,廣場上遊客稀稀落落。在遊客中心櫃檯登記後,隨即前往16公里外的翠峰山屋,這棟在去年才重新整修的山屋是我們接下來兩天的住所。

雨還在下!這天,我們6人是山屋僅有的客人。工作人員交給我們房間鑰匙的同時,也附帶手電筒。山屋自行利用發電機供電,供電時間從下午4:00到晚上10:00,這也是山屋有熱水供應的時段,若是超過10:00需要使用洗手間,手電筒就派上用場了。

另外,翠峰山屋旁的望洋山步道是觀賞日出的好地方,大清早看日出,走在依然漆黑的步道上也需要手電筒的照明。

我邊聽著工作人員說明,邊看看外頭不停歇的雨,還有滿天的烏雲,看日出?可能嗎?

晚餐時間6:00到7:00,將行李拿到房間安置好,距離用餐還有1個多小時,我們於是打著傘在雨中走環山步道。

步道中途經過一處適合觀賞翠峰湖的平台,站在木板搭建的平台上,湖在哪裡呢?就在那一片白茫茫的雲霧裡啊!

雨中、霧中漫步別有一番情趣,鳥鳴處處,只是不見鳥蹤。路邊時常出現一種可愛的紫色小花(後來知道是「通泉草」),還有長得像外星人頭上天線的「裡白」,這是此段步道關於植物,我僅有的新認識。

5:30天色漸黑,大夥兒肚子也餓了。6點多回到山屋,山屋外頭點亮幾盞黃色的燈,在雨中顯得格外溫暖。

用過晚餐,大家早早回房梳洗,準備10:00熄燈睡覺。10點睡覺?哇~我已經有多久的日子沒有如此正常的作息了?

翠峰山屋是調整作息的好地方!

2009年4月26日 星期日

原本是「我的簡介」

在太平山玩了3天兩夜,還沒動筆寫遊記,下午倒是忙著玩部落格的「版面配置」。

側欄加上了微網誌「巴布」,整個頁面看來變複雜了。不想捨棄巴布,只好簡化簡介的文字,重貼成一篇文章,順便充當一下4月份的「業績」。

(寫於2008年11月15日)
寫了近半年的部落格,最近,發現我對人、事、物的觀察開始產生變化。我會更細心的去體會心中的感觸,更用心的想要描繪出我所看到、聽到、接觸到的世界。
看書的時間變少了,這是寫部落格的「排擠效應」。看書的速度變慢了,因為我比以前更加注意作者使用的文字,當看到精彩的段落,會想要花腦筋記誦。
這些是我在今年5月時無法預想到的,而我,還蠻喜歡自己這樣的轉變^^

2009年4月15日 星期三

「習慣」形成記憶的盲點?

說到「習慣」。

為了避免家人或是自己「找不到東西」,從小,我們就經常被教導要養成「物歸原處」的好習慣。這幾天發生了一件挺有趣的事,這件事讓我開始懷疑,這個好習慣是否形成了記憶的盲點?

2月中,Seline向我借了「蚱蜢」這本書,4月初,她告訴我,書看完了放在天文館。星期日那天,我到天文館時,順便將書帶回家。

回到家,順手翻閱一下,發現書裡夾著幾張百元鈔票,數一數共700元。Seline並沒有欠我錢啊!怎麼回事?

當天晚上在MSN看到Seline也在線上,我趕緊發訊息與她聯絡:
我:「蚱蜢」那本書裡怎麼有錢?
Seline:哈哈~我也不知道。
我:不是妳放的?
Seline:不是!有一天看書時,就突然看到裡面有錢。

我以為那本書在借給Seline之前,很可能是借給Rosamonde,但Rosamonde回應「沒有耶!」

對於「鈔票」,我向來有點潔癖,鈔票上有太多人的DNA,我的「習慣」是不會將鈔票放在衣服口袋,更別說是夾在書本裡。在記憶中,我完全沒有「我將錢夾在書本裡」的畫面。

紙鈔是夾在封底和空白頁之間,也就是在閱讀時不會接觸到的頁面。依我的潔癖來推測,如果我曾經將錢夾在書本裡,這個位置確實就是我最有可能放錢的頁面。再加上,書是我的,我的確是那些錢最可能的擁有者。

只是,這個動作嚴重違反我的習慣,在我的大腦中竟然連一丁點殘存的印象也沒有。

相信每個人都曾有過下述的經驗:
「剛剛才拿在手上的鑰匙怎麼不見了?放到哪去了?」為了找出「消失的鑰匙」,我們經常使用的方法,是將鑰匙不見了之前的「路徑」重新走一回、「動作」重新run一遍。藉由肢體的重複動作,而不是大腦的記憶找出隨手擱置的鑰匙。

而當找到「消失的鑰匙」時,常會有的反應則是:「怎麼會放在這裡?一點印象也沒有!」

在日常生活中,我們是不是都太過於依賴「習慣」了?習慣性的認為會「物歸原處」,以致大腦對於「隨手擱置」漫不經心。

如果,一個人從來不曾有過物歸原處的好習慣,那麼大腦是否就會養成對於隨手擱置的動作賦予注意的習慣呢?而新的習慣又否造成新的盲點?

我認為人沒有辦法完全沒有「習慣」的過生活,我只是相信「習慣」越少,對生活越好。

2009年4月13日 星期一

人是「習慣」的動物

人實在是受「習慣」支配的動物,至少我自己在某些方面是如此。

大概是在去年6月吧!?Lica將她的舊筆電給我。從此,我養成了「到家三部曲」的習慣:
1、打開電視
2、打開筆電
3、倒杯飲料

只要是待在家裡,我的電視和筆電幾乎就是處於開機狀態。

部落格裡許多文章,都是坐在客廳,邊看電視、邊打電腦寫出來的,電腦旁的飲料通常是一杯咖啡、有時則是一罐啤酒、也有時是一小杯清酒或是紅酒^^

這樣的習慣維持了好一陣子。

上個月下旬的某一天,回到家,在「例行性的三部曲作業」中,突然,電腦掛掉了,啊~~~~~~無法開機!>"<

前幾天,妹妹問我:「我們去看基洛夫芭蕾舞團的表演,妳沒有寫在部落格上啊!?」沒有寫的原因,除了對於音樂和舞蹈,我向來是外行人看熱鬧,很難寫出個所以然來,另外,就是因為筆電壞了。

筆電壞了,同時也破壞了我寫部落格的習慣。

在筆電修好之前(如果修得好的話),無法邊看電視、邊打電腦。目前,我還在與電視和桌上型電腦「協調」,希望能夠想出辦法在看電視和打電腦之間取得平衡,建立新的習慣!

2009年4月9日 星期四

5顆星的「橫山家之味」

前天在辦公室遇到Yayin,她說:「學姊,『送行者』我看過了。」
因為曾經推薦她去看,我問:「覺得如何?」
「還不錯啦~」回答時有點猶疑,我等著她繼續說「但是....」。
她果然接著說:「但是,還是有點商業,我覺得另一部電影更好看。」

我和她異口同聲的說:「『橫山家之味』!」

4月1日愚人節,與朋友到長春戲院看「橫山家之味」首映,坐在第一排「仰望」阿部寬,感覺上他好像更高了!雖然看得有點累,但是,絲毫不會感到不耐煩。

導演將「生活」拍得極為精彩不煽情,對家人間的矛盾不提供任何解答,也絲毫沒有說教的意味。只是在結局時表達,希望子女珍惜能夠與父母相處的歲月和機會,以免「每次想到時,總是遲了一步」。

今天是4月9日,剛好過1個星期。這段時間,一直想著要將觀賞這部電影的感想寫下來,卻老是寫了就刪掉,因為有太多的「好」不知從何寫起!

方才又將一些寫下來的片段感想全數刪除,決定只作個簡短的紀錄。

2009年4月8日 星期三

一部太「炫」的電影

昨天下午,到電影院看「為愛朗讀」。

已經買了電影的原著小說,學妹Yayin看過電影之後曾經向我借書,原因是對電影結局有些細節不夠明瞭,希望小說裡有所解釋。

對電影結局,我也有同樣的不明瞭。到目前為止,那本小說我大概只看了1/4。

我想在閱讀過全書之前,先在Blog裡將觀賞電影的感想寫出來,以免感想受到小說的影響。

這個故事本身相當「炫」,改編成的電影自然也是。

條列一下片中的組成元素:
1、15歲少年愛上35歲的女主角(還可能牽涉到男主角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)
2、朗讀書籍(閱讀的重要?)
3、二次戰後法庭對納粹的審判(形式上的正義?)
4、男主角長達30多年的心理障礙
5、愛與背叛(年齡相差20歲的兩人是否是真心相愛?或僅是性愛?互相背叛?)

這5項元素在電影中幾乎佔有同等地位,讓我看得眼花撩亂。基本上,這是一部好看的電影,但是,從頭到尾有太多的「point」,再加上,結局對女主角心態上的轉折交代不清,使得整部電影變成了「pointless」。

走出電影院,我最大的感想是「疑惑」,這部電影「到底要講什麼?」。

那種感覺很像是看到一位漂亮的女生,梳了精心雕琢的髮型,穿一件過度華麗的衣服,又配戴了太多的珠寶飾品一樣,不曉得該將視線擺在哪裡?美女的臉孔、髮型、衣服、珠寶....分開欣賞各個美麗,同時出現卻導致焦點太多,反而讓人對整體印象失焦、模糊。

好電影都少不了好演員,而我覺得這部電影能夠吸引人最大的功臣就是演員。

凱特溫斯雷(Kate Winslet)從年輕演到老年,以此片奪下奧斯卡最佳女主角,演技確實很好,冷漠中帶著感情、深情中帶著疏離的表情非常到位。飾演男主角青少年時期的David Kross表現得也相當不錯,中年以後的角色由雷夫范恩斯(Ralph Fiennes)演出,所有的演技都在表情和眼神,相當不容易。

原著小說中文版189頁,算是薄的。還有3/4尚未閱讀,希望小說對結局的解釋不要像電影一樣讓我失望!那或許我就能夠清楚的看到point......

京都的鏡花水月

1999年,第一次到京都,我就愛上這座城市。  古都的氛圍像是鏡中花、水中月。雖然,那些古老優雅的建築與巷弄明明是那麼真實的存在著,但是,處在這繁華的現代都市中卻又顯得那麼的脆弱,好像一眨眼就會不見........  2007年4月第二次到京都,為了春天的櫻花而去,也為了再訪古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