曾經有朋友問我:「怎麼那麼喜歡去合歡山??」我反問:「你去過嗎?」「沒有!」就是咩!沒去過,怎麼會知道合歡山的美麗?
2004年,到奧地利旅遊,行程裡少不了阿爾卑斯山區,許多同團的團員驚嘆阿爾卑斯山的美麗風光,我忍不住問:「去過合歡山嗎?」所得到的答案幾乎都是「沒去過。」合歡山的植被與野花和層層的山巒之美絕對不輸給阿爾卑斯山,依我看,撇開人為因素不論,以自然因素而言,阿爾卑斯山唯一能勝過合歡山的是山頂雪白的積雪,沒辦法!雪是山的皇冠,可以將山的美從100分超額變成120分。
至今,我還清楚記得10多年前,跟家人一起開車前往合歡山那一段「艱苦的旅程」,一大清早即從宜蘭出發,經由台七甲線到梨山,梨山到大禹嶺,再從大禹嶺走台14甲線翻過整座合歡山來到埔里,當抵達霧社時,我早已暈車暈到不省人事。
那是我第一次親眼目睹合歡山的美麗,蔚藍的天空下一層一層的青山像海濤一般,而在盛夏時節,山上仍有寒風刺骨也出乎我的意料之外,名符其實的「冰山美人」。雖然,我被台七甲線和台14甲線整得很慘,但我「貪圖美色」不怕「受折磨」,就此愛上這位冰山美人。而且,我也學到了教訓,到合歡山不再走台七甲線,而是選擇從西部走高速公路到埔里再上山。
我所接觸的台灣山林並不多,合歡山是群山中交通最便利的。以我差勁的體力,這輩子也別想爬什麼大山,只能走一走合歡山的步道。說來非常慚愧!我的第一座百岳就是「石門山」,H開玩笑說那是「不名譽的百岳」,登山口就在馬路邊,坡度變化不大,大約30分鐘就能登頂成功,外加拍照留戀。Ya!
這幾年,陸陸續續全程走完「合歡東峰」和「合歡主峰」(走過兩次)。去年6月,為了觀賞高山杜鵑挑戰據說是難度最高的「北峰」,只可惜天候不佳,又是刮風又是下雨的,只走了一小段。而在前年,爬路程最短的合歡尖山也是走到中途突然下起午後雷陣雨,斗大的雨滴讓我只得半途折返,望峰興歎!
23日早上,離開Star Party的會場,H、Seline和我繼續往合歡山莊前進,天候不佳,不論是站在昆陽或是武嶺,山谷對面的群峰都隱藏在厚厚的雲層裡。當猶豫著是否還要前進,May打電話告訴我們合歡山莊一帶雲開了,我因此提議去爬尖山,好完成我另一條合歡山步道。
合歡尖山標高3217公尺,舉頭望峰頂,峰頂就在不遠處,但是,坡度好陡啊!整段路程幾乎都是手腳並用,真正用「爬」的。太久沒運動,每往上爬個幾公尺,我就得休息一下,一顆心怦怦怦跳得好快!若有精神數一數搞不好1分鐘跳動超過120下咧!?
不知爬了多久?30分鐘吧!終於登頂。視野極佳,雖然天空雲量依然不少,但是東峰和石門山步道都看得一清二楚,我和Seline興奮的拿起手機拍照,H擺出不屑的表情:「這種小山!?」吼~爬過玉山果然很跩喔!
下山時,也是「驚險萬分」,步道沒有階梯,都是岩石和泥路,即使是手腳並用也得小心謹慎以免滑倒。無論如何,下山的速度還是比上山快多了,10分鐘左右!?即又回到登山口,站在登山口旁再來一張紀念照吧!
當我們3人還在山上逍遙,同行的其他友人已經先到「魯媽媽」雲南擺夷料理排隊去了。各位辛苦啦!我們也得趕緊下山吃飯去囉~
PS阿爾卑斯山有名的「小白花」Edelweiss與台灣的玉山薄雪草是親戚唷~都長得毛茸茸的^^
PPS照片裡的是玉山薄雪草,長在合歡主峰步道旁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